春节小贴士~~~如何防范非法集资、非法金融放贷

春节小贴士~~~如何防范非法集资、非法金融放贷

一、什么是非法金融放贷

非法金融放贷是指违反国家规定,未经监管部门批准,或超越经营范围,以营利为目的,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,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。

二、非法金融放贷的具体表现

(一)以民间借贷为幌子,通过“虚增债务”、“伪造证据”、“恶意制造违约”、“收取高额费用”等方式非法侵占财物的“套路贷”诈骗活动;

(二)采取虚假宣传、降低贷款门槛、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,或面向在校学生非法发放贷款的“校园贷”活动;

(三)具有无指定用途、无场景依托和客户群体限定等特征的“现金贷”活动;

(四)通过非法手段进行集资,并将资金用于发放民间贷款;

(五)以故意伤害、非法拘禁、侮辱、恐吓、威胁、骚扰等暴力非法手段催收贷款;

(六)利用黑恶势力开展或协助开展放贷业务;

(七)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,再高利转贷;

(八)金融机构等故意违反国家管理规定,为非法放贷提供结算便利和支付结算服务,或相关工作人员违反管理规定,参与和协助非法放贷;

(九)其他非法金融放贷行为。

三、非法金融放贷的危害

(一)非法金融放贷破坏金融市场正常秩序,损害经济金融发展良好生态;

(二)暴力催收问题滋生违法犯罪,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状态;

(三)非法金融放贷导致债台高筑,借款人无法及时还清债款,导致个人悲剧发生;

(四)侵犯借款人个人隐私和人身权利,造成极大伤害;

(五)影响个人价值观形成及正确理财意识培养。

四、套路贷、校园贷、现金贷

常见的非法金融放贷,常常隐藏在套路贷、校园贷、现金贷等外衣之下,进行非法牟利。

No.1 套路贷:偷天换日

不法分子常以“小额贷款公司”的名义,打着民间借贷的幌子招揽生意,一旦有人上当与其签订借款合同,连环套路就会紧随其后。不法分子通过“虚增债务”、“肆意认定违约”、“虚假诉讼”等手段,设下层层圈套,最终非法侵占他人财产。过程之中,借款人不仅会损失金钱,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威胁。

温馨提示借钱走“正道”,签订借款合同时,更要擦亮双眼避免落入陷阱。

No.2 校园贷:信口雌黄

不法分子通过散布“放贷快、门槛低、无担保”等虚假广告,专门面向缺乏风险意识的在校学生放款。此类非法校园贷准入门槛很低,对申贷学生的还款能力和还款资金来源不做审核,只需要学生出示身份证、填写表格就可以贷款。但借款容易还款难,看似江湖救急的校园贷,却让很多大学生深陷网贷泥潭,利滚利难以偿还。

温馨提示理性消费,青春不“负债”。

No.3 现金贷:暗藏玄机

不法分子打着 “低利率”甚至“零利息”的幌子吸引受害人贷款,看似诱人的贷款条件其实都是陷阱。一旦借款人信以为真,就迈出被骗的第一步。签订贷款合同后,放贷机构会以服务费、运营费、逾期费、滞纳金等名目收取各种费用,变相提高利率。

温馨提示贷款需谨慎,小心“暗藏玄机”。

五、国家严厉打击“非法金融放贷”

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局、司法部联合制定的《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规定的意见》明确了非法放贷的定罪标准,即违反国家规定,未经监管部门批准,或超越经营范围,以营利为目的,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,扰乱金融市场秩序,情节严重的,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(四)项的规定,以“非法经营罪”定罪处罚。

六、温馨提示

请广大投资者提高金融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,理性参与投资,远离非法金融。

1.有贷款需求时,谨慎选择合法合规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;

2.警惕陌生电话推销贷款和非法网络贷款,远离“无抵押、无担保、秒放款”等非法贷款小广告,遇到“放贷机构”和“信贷专员”主动联系要小心谨慎,多方确认核实,避免个人财产遭受损失;

3.保管好个人身份证件,保护个人隐私,不随意向他人泄露个人相关信息,不向他人出借身份证件或银行卡;

4.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生活观,摒弃攀比心理,自觉纠正超前消费、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。在日常消费过程中,消费水平要在个人承受范围之内。合理安排生活支出,做到量入为出、适度消费,避免盲目跟风,对自己负责,对家庭和社会负责。

5.如发现非法金融放贷,请积极寻求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,注意收集相关证据,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。

原标题:《春节小贴士~~~如何防范非法集资、非法金融放贷》

阅读原文

相关推荐

SBS广播:2019女足世界杯直播时间表

SBS广播:2019女足世界杯直播时间表

365bet官网体育投注 07-05
阅读更多
俄罗斯国宝动物

俄罗斯国宝动物

bei365官网 06-29
阅读更多
男排世界杯历届前三:俄罗斯五次夺冠 巴西两冠

男排世界杯历届前三:俄罗斯五次夺冠 巴西两冠

365日博体育备用 07-05
阅读更多